塞罕坝碳汇交易额突破5亿元,林业碳汇开发模式全国推广助力绿色发展

承德新闻网 阅读:3 2025-05-22 23:30:24 评论:0

近年来,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,其中,塞罕坝碳汇交易额累计超过5亿元,这一成绩不仅彰显了塞罕坝生态建设的巨大成果,也为全国林业碳汇开发模式提供了有益借鉴。

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,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。自1979年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以来,塞罕坝经过几代人的努力,已经从一片荒漠变成了林海,成为全球更大的碳汇林之一。据统计,塞罕坝森林覆盖率从最初的11.4%提高到现在的82%,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约100万吨,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00万吨。

塞罕坝碳汇交易额的突破,得益于我国林业碳汇开发模式的创新。在塞罕坝,林业碳汇交易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:

1. 项目碳汇交易:通过 *** 引导,将塞罕坝的碳汇项目推向市场,吸引社会资本参与。企业可以通过购买碳汇额度,实现减排目标,同时支持塞罕坝生态建设。

2. 个人碳汇交易:鼓励个人参与碳汇交易,通过购买碳汇额度,为塞罕坝的生态建设贡献力量。

3. 碳汇金融产品:开发碳汇理财产品,将碳汇资产证券化,为投资者提供新的投资渠道。

塞罕坝碳汇交易的成功,为全国林业碳汇开发模式提供了有益借鉴。目前,我国林业碳汇开发模式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,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
1. 完善政策体系:我国 *** 高度重视林业碳汇开发,出台了一系列政策,为林业碳汇交易提供政策保障。

2. 建立碳汇交易平台:全国碳汇交易平台已初步建立,为碳汇交易提供便捷的服务。

3. 推动碳汇项目开发:各地纷纷开展碳汇项目,提高森林碳汇能力,为实现碳达峰、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。

4. 加强国际合作: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碳汇交易,推动全球碳汇市场发展。

塞罕坝碳汇交易额累计超过5亿元,不仅为我国林业碳汇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持,也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中国智慧。在今后的发展中,我国将继续深化林业碳汇开发模式,推动绿色低碳发展,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、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而努力。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承德新闻网信息发布平台,集新闻传播、政策解读、文化旅游推广于一体”,形成内容价值的浓缩导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