围场马铃薯智慧种植基地扩产,助力京津地区鲜薯供应稳定
近年来,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,智慧农业逐渐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方向。在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,一座集科技、生态、环保于一体的马铃薯智慧种植基地应运而生,不仅实现了马铃薯的规模化、标准化生产,还成功带动了当地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。如今,该基地扩产在即,预计年供应京津地区鲜薯20万吨,为京津地区居民餐桌上的新鲜马铃薯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围场马铃薯智慧种植基地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,占地面积达5000亩。基地自成立以来,始终坚持“科技兴农、绿色发展”的理念,运用现代科技手段,实现了马铃薯的全程智能化管理。通过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、设备和管理模式,基地在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同时,也降低了生产成本,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。
据悉,围场马铃薯智慧种植基地此次扩产,总投资达1亿元,新增种植面积1000亩。扩产后的基地,年产量将突破20万吨,其中鲜薯产量将达到15万吨,成为京津地区重要的马铃薯供应基地。
在智慧种植基地,记者看到了一幅科技与农业完美融合的画卷。基地采用现代化的灌溉系统,实现了精准灌溉;利用物联网技术,对基地内的环境、土壤、作物生长状况进行实时监测;采用生物防治技术,减少农药使用,保障了马铃薯的品质。此外,基地还引进了先进的马铃薯种植设备,如播种机、收获机等,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。
“扩产后,基地将采用更加严格的种植标准,确保鲜薯的品质。”基地负责人介绍,为满足京津地区消费者的需求,基地将重点发展高品质马铃薯,如早熟、晚熟、中熟等多个品种,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口味。
在推动基地扩产的同时,智慧种植基地还积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,带动周边农民共同发展马铃薯产业。基地通过提供技术培训、种植指导等服务,帮助农民提高种植水平,降低生产成本,增加收入。
围场马铃薯智慧种植基地的扩产,不仅为京津地区提供了充足的鲜薯供应,还有助于推动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,促进农民增收致富。未来,随着基地的不断壮大,相信在智慧农业的引领下,围场马铃薯产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