辽代契丹文化博物馆盛大开馆,重现“捺钵”四季迁徙场景

承德新闻网 阅读:14 2025-05-13 12:30:25 评论:0

近日,我国东北地区一座全新的博物馆——辽代契丹文化博物馆正式开馆。这座博物馆以契丹文化为主题,旨在向世人展示辽代契丹民族的历史风貌和文化特色。其中,复原的“捺钵”四季迁徙场景成为一大亮点,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。

辽代契丹文化博物馆位于辽宁省朝阳市,占地面积约3.5万平方米。博物馆建筑设计独特,融合了契丹民族的传统元素和现代建筑风格,成为了一座集历史、文化、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。

在博物馆的展览中,最为引人注目的便是复原的“捺钵”四季迁徙场景。捺钵是契丹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,意为“行宫”或“行帐”,是契丹皇帝和贵族在四季迁徙过程中居住的地方。这一场景的复原,让游客仿佛穿越时空,亲身感受契丹民族的迁徙生活。

博物馆内,四季迁徙场景分为春、夏、秋、冬四个部分。春季,万物复苏,契丹人开始从北方迁徙到南方的草原。博物馆内复原的春捺钵,展示了契丹人搭建帐篷、放牧、狩猎的生活场景。夏季,契丹人迁至水草丰美的地区,进行农耕和渔猎。夏捺钵场景中,游客可以看到契丹人耕作、渔猎、祭祀等生活画面。秋季,契丹人开始迁徙回北方,准备过冬。秋捺钵场景展示了契丹人收割、储藏、狩猎的场景。冬季,契丹人居住在北方的山洞或木屋中,过冬。冬捺钵场景则展示了契丹人取暖、狩猎、祭祀的生活。

在复原的四季迁徙场景中,博物馆还展示了契丹民族的传统服饰、生活用品、工艺品等。这些展品均为契丹文化研究者精心挑选,力求还原契丹民族的历史风貌。

辽代契丹文化博物馆的开馆,不仅为我国东北地区增添了一处文化旅游新地标,更为研究契丹历史、传承契丹文化提供了重要平台。博物馆负责人表示,未来将继续加大投入,不断完善展览内容,让更多的人了解契丹文化,感受契丹民族的魅力。

此外,博物馆还定期举办各类文化活动,如契丹民族音乐、舞蹈表演、传统工艺展示等,让游客在参观的同时,感受契丹文化的独特魅力。值得一提的是,博物馆还设立了青少年研学基地,为青少年提供了解契丹历史、学习传统文化的机会。

总之,辽代契丹文化博物馆的开馆,对于传承和弘扬契丹文化具有重要意义。复原的“捺钵”四季迁徙场景,更是让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契丹民族的历史风貌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这座博物馆将成为我国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的文化旅游新亮点。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承德新闻网信息发布平台,集新闻传播、政策解读、文化旅游推广于一体”,形成内容价值的浓缩导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