承德首创“非遗保险”,为30项濒危技艺提供亿元风险保障

承德新闻网 阅读:2 2025-07-04 19:30:20 评论:0

近年来,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,越来越多的濒危技艺得到了社会的关注。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,承德市创新性地推出了“非遗保险”,为30项濒危技艺提供了亿元风险保障,为传承和保护这些技艺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
承德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,历史悠久,文化底蕴深厚。在这里,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,其中包括许多濒危技艺。为有效保护这些技艺,承德市积极探索创新,首次推出了“非遗保险”这一举措。

“非遗保险”是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濒危技艺进行投保,以降低因意外事故、自然灾害等因素导致的技艺损失。此次投保的30项濒危技艺包括剪纸、泥塑、刺绣、木雕等,这些技艺在承德市乃至全国都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。

据悉,此次“非遗保险”的保险金额高达亿元,为这些濒危技艺提供了坚实的风险保障。此举不仅有助于降低传承人的经济负担,还能激发他们传承和发扬这些技艺的热情。

承德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推出“非遗保险”旨在通过市场化手段,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效率和水平。此举有助于提高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程度,让更多人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。

“非遗保险”的推出,得到了广大传承人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。许多传承人表示,有了这份保险,他们可以更加放心地投入到技艺传承和创作中,不必担心因意外事故导致技艺中断。

此外,承德市还通过举办培训班、展览、比赛等多种形式,提高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。同时,加强与其他地区的交流与合作,共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。

值得一提的是,承德市在“非遗保险”的基础上,还积极探索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,用于资助濒危技艺的传承和创新发展。这一举措为濒危技艺的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。

总之,承德市首创的“非遗保险”为濒危技艺提供了亿元风险保障,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。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,我们有理由相信,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必将得到更好地传承和保护,为我国的文化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。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承德新闻网信息发布平台,集新闻传播、政策解读、文化旅游推广于一体”,形成内容价值的浓缩导航。